-
2021年8月1日,“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基金”)项目第三期课题开题会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课题组成员齐聚线上,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13位课题负责人分别陈述了课题的研究设计,与会专家深入浅出地对每一个课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明晰了其研究方向和重点,为今后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与会专家有:
北京师范大学武尊民教授;
重庆大学辜向东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慧杰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孙晓慧副教授。
会议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研发中心总监宋微微老师主持。
宋微微老师主持
开幕式上,外研社副总编辑常小玲博士和基金专家委员会主任武尊民教授分别致辞。常小玲副总编辑在回顾基金项目4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的深远意义。她指出,基金项目最突出的特色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推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改进。该项目现已助力30多个课题、500多位教师和3万多名学生的发展,形成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打造了教研共同体,有力推动教、学、评、研一体化发展。在诊断测评等项目的带动下,外研社“教、学、评、研一体化服务生态”正在蓬勃生长,今后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提供多方位支持。同时,常副总编表达了对第三期课题成果的期待,并预祝本次开题会圆满成功。
常小玲副总编辑致辞
随后,武尊民教授代表基金专家委员会致辞。武教授指出,基金项目的宗旨是“发展测评、助力教学”,为实现学生能力的健康发展做一份贡献。基金项目的稳步发展始终离不开坚持正确的理念和发展方向这一法宝。她提到,基金项目近几年来在解决教学发展问题、助力教师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主要有:1)形成诊学研教、教研协作体、“1+N”工作坊等各具特色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2)开展课题研究、研读文献、课程培训和专家下校指导等活动助力教师提升测评素养和专业能力;3)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如举办全国性的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等。随后,武教授强调了本次开题会的召开目的,并预祝预祝大家在本次会议中交流充分,收获满满。
武尊民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基金秘书处何晓阳老师详细介绍了基金项目,为各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明确方向、借鉴经验、顺利开展项目奠定基础。
在分组汇报与指导环节,各课题汇报人依次发言,就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实施方案以及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了阐述。专家们逐一听取了课题汇报人的研究计划,赞扬了各课题在选题上的创新性和丰富性,肯定了各课题立足教学实践、关注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也指出各课题在研究问题的设计、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文献甄选等方面还需提升。五位专家建议在后续研究过程中,老师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测评工具进行研究,了解数据的意义,扩展数据收集的方法,并有效基于数据调整教学与研究。
与会专家点评
课题汇报人汇报
在总结与闭幕环节,孙晓慧副教授和罗少茜教授分别对两组情况进行了总结。孙晓慧副教授建议:在研究设计方面,各课题要充分发挥测评的作用,注重研究工具的规范性;在研究问题方面,要强化问题意识,理清研究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在成果产出方面,要增加对后期研究成果推广的考虑。
孙晓慧副教授总结发言
罗少茜教授强调了各课题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针对研究问题搜索文献。她还指出,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鼓励老师们用好优诊学,多做针对学生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
罗少茜教授总结发言
随后,武尊民教授在两位专家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无论研究学生教学还是教师素养,基于标准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课程标准中主要关注教学的宏观要求,量表则主要关注评价时如何描述学生能力。第二,加强区域间的学术交流,组成学习共同体;第三,在研究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变化,包括学习成绩、学习策略变化、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变化。
武尊民教授总结发言
最后,外研社高级产品经理高健老师介绍了课题研究中将使用到的诊断测评工具——优诊学在线英语诊断学习系统,着重讲解了优诊学的学生报告和班级报告,以及基于报告所开展的针对性教学实例,便于教师直观理解诊断信息以及如何基于诊断开展精准教学。优诊学提供的准确可靠的量化数据和质性分析,既为教师教学提供便利,也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基金秘书处何晓阳老师对基金项目下一步的实施计划和各阶段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说明。
至此,基金项目第三期课题开题会圆满结束。本次开题会成功助力与会专家、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在线上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期待后续在专家下校指导、跨区域集体教研、中期成果汇报会等活动中相互启发,合作交流,共同成长。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今后将继续为老师们提供学术支持和服务,推动教、学、评、研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