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
教师之声(四):测评促进课堂教学改进
作者:吴悦 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0.08.17

说起测评,平常总感觉其高高在上,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经常摸不到头脑。在听了黄老师的讲座后我发现,测评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教学管理中,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黄老师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如何理解测评,二是如何解读测评数据,三是如何根据测评结果制定教学策略,最后是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从而改进课堂教学。

在如何解读测评数据的部分,黄老师建议可以从六方面进行:了解目的——明确内容——整体判断——聚焦重点——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从测评目的看,总体可以分为诊断性测评(初始状态)、形成性评价(学习过程中间开展)、终结性评价(学习后)。了解不同阶段的测评数据,可以确保制定教学决策的准确性。黄老师以优诊学系统为例,说明了如何运用测评系统来更好地确定教学方向。黄老师提醒,“测评内容”不等同于“测评题目”,测评内容主要考虑的是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查,而测评题目则是其具体的呈现;在测后分析中,重要的是看测试结果反映了哪些问题,而不是纠结于每一道题目的解答。

在“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改进课堂教学”这一部分,黄老师讲到测评的两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要从分离到融合,评价还要从感性走向理性。为帮助大家理解,黄老师举了多个案例进行说明。其中有的老师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办法,其信度比这两种评价单独进行更佳,这样的测评方式我们也可以借鉴学习。此外,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优诊学提供的教学记录表,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进行反思。

听完讲座,我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是学生在测评中的表现其实也是对教师教学的“测评”。测评之后,不仅要看学生的表现,教师也要对教学进行反思。

二是在制定评价内容时,要做到靶向测评,保证测评出来的结果符合测评的目标,保证测评的准确性。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经常出现测评方向或测评内容的偏差,使测评难以达到应有的信、效度,也就失去了测评的意义。

三是在具体实施环节中,我们如何做到从分离到融合,从感性到理性。这里面我觉得黄老师说的很好的一点是必须要融入学生,从学生入手。学生是测试的最终受益群体,制定的方案内容需要契合学生的角度,将现有状态与测评内容相结合。我认为教师需要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过程。长期进行测评使我们常会有感性的认知掺杂其中,这就需要我们多进行学习,转变理念,尽量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和看待测评,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