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
教师之声(五):学习、反思、实践改进
作者:于鲲鹏 南昌市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2020.08.17

在讲座中,黄正翠老师围绕一线教师在测评结果解读及利用时的常见困惑,探讨了如何基于测评的数据改进教学。测评数据如何助力教学呢?结合黄老师的讲座和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准确解读与精准施策缺一不可,准确解读是助力教学的基础,精准施策是助力教学的保障。下面我将从这两个方面总结我的学习收获。

一、准确解读:让数据为测评目的和目标能力的培养服务。

要想准确解读测评数据,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测评目的和测评内容。只有了解测评目的,明确测评内容,我们才能对测评数据进行准确的解读。

了解测评目的:对于诊断性测评的结果,我们不要纠结于学生在哪个题目上答得好不好,也不要纠结于到底考了哪些题,而是要去搞清楚学生的初始状态,学生的强弱项,以及怎样通过教学的改进来帮助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有所发展,这才是诊断测评的目的。

明确测评内容:比如要了解高考命题,黄老师就推荐大家阅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试题分析(2020年版)》《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英语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等书籍/文章。


二、精准施策:让数据正向反拨教学。

要依据测评结果制定教学策略。黄老师课题组的教师在学生完成诊断测试之后会填写一个表格,表格里包括班级的优势项目、弱势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以及对测评结果的原因分析和教师的教学计划。通过这样的梳理,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之前能充分地关注到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以确保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我们要注意教师的教学策略包含很多方面,既有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资源的使用,也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策略的使用。

要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改进课堂教学。黄老师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教学和评价应该从分离走向融合。许多学者倡导我们实现评价范式的转变,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促学评价活动,让评价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能通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状态;二是教学评价活动应该从感性走向理性,尤其是在开展及时性评价的时候,老师要给学生呈现评价的标准。比如,在学生互评作文时,老师应该给予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来互评,而不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没有聚焦地随意评价。与此同时,我们在评价自己教学行为的时候也可以利用“优诊学”提供的教学辅助工具来帮助我们理性地进行反思,如“教学评价表”提供了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微技能、材料的类型和选择标准、授课形式、课堂活动、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很多维度,我们可以遵循评价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林敦来老师在《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一书中提到了教师的很多测评实践并没有依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来开展,教学依然多是考什么教什么。追根溯源,教师的评价素养欠缺是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对此,林老师建议,教师个人的学习、反思和课堂实践是提升教师语言评价素养的主要路径,此外语言评价素养共同体以及工作坊也是不可或缺的。我相信如果每位老师都不断地参加学习、进行反思并在课堂中实践改进,其评价素养都会逐渐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和提升教学效果。